满庭芳小说 > 岁岁伴君行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白天 黑夜

第 37 页

 

  温承翰勉力强忍激愤的情绪。“当年这门亲事是我娘子和邹夫人定下的,既已换过庚帖,断然没有无故悔婚的道理,敢问邹夫人可也是这个意思?即便她要为自己的儿子退亲,是否也该给我娘子一个交代?”

  李管家心头一抖,想起府里接到大少爷从京城传回来的信,一时闹得鸡飞狗跳,夫人因此都气病了,闭门不出,想必这退婚的意思夫人即便是默许了,心里也是不痛快的。

  但在温承翰面前,李管家可不敢露出丝毫端倪,只淡淡地表示。“夫人与老爷向来夫唱妇随,老爷的意思自然也是夫人的意思。”

  “简直欺人太甚!”温承翰胸臆间怒火翻腾,随手拿起几上一只茶盏,就往地上狠狠一砸。

  瓷器的碎裂声响,厅内的气氛越发紧绷,压抑得教人透不过气,几个衙役和仆人早在之前情况不妙时便知机地退下了,此刻厅里只有温承翰、李管家,以及温承翰的一位族兄,温惟中。

  温惟中是二房的嫡长孙,和大房同属温氏嫡系,大房出了个侍郎,在族里势力最大,可说是全族的领头羊,但族长之位却是由二房的老祖宗来执掌的,而温惟中身为嫡长孙便是宗子,此次随同邹府的李管家前来,也是代表了族长的态度。

  “十七弟不必如此盛怒。”温承翰在族里排行第十七,温惟中便喊他一声十七弟。“自来婚姻都是结秦晋之好,既然双方无缘,又何须强求?”

  温承翰简直不敢置信。“邹家欲退婚一事,莫非老祖宗他也是知晓的?”

  温惟中没有否认,微微颔首。“邹大人年前就给大哥写了一封信,请大哥居间说和,大哥禀告了老祖宗,老祖宗这才派我前来与十七弟分说。”

  所以族里竟然是赞同邹家退亲的?自家族人遭受了外人这般羞辱,族长居然胳膊往外弯?温承翰心头掀起惊涛骇浪。

  他还来不及厘清头绪,温惟中又抢先说道:“十七弟,听说去年你原是想送两个侄儿侄京城大哥府里的,大哥还派了家人去接?”

  “不错。”说起此事,温承翰亦是忿忿不平。“当时一行人遭遇匪寇,我两个孩儿坠落,不知所踪,我曾去信侍郎府问责此事,大哥却迟迟未给我一个满意的答覆!”

  “十七弟,此事是意外,怪不得大哥,何况当时大哥接到消息,立刻便派了府里十几个的家丁前去溪谷沿岸找寻,孰料后来却听说侄女是跟一位陌生的公子一同坠崖的,两人后,曾于一户农家同居,形影不离……”

  温承翰面色剧变,厉声打断。“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

  温惟中语气清冷。“我温氏一族向来教养严谨,男儿重忠孝节义,女子亦知书达礼,弟年幼时曾在族学读过书,应当也听说过族里有过好几位姑奶奶在庵堂里清修,一辈子吃斋念佛,为的便是守节明志,不堕我温氏女儿的清名!

  温承翰闻言,蓦地倒抽口气。

  温惟中仍咄咄逼人。“侄女这次遭遇贼匪,本已白玉有瑕,又不知洁身自好,与旁的男子勾勾缠缠,老祖宗不方便亲自前来问罪,便让我以宗子的名义,代替他将侄女带回京城,静待族规处置。”

  族规处置?意思是要将他的好女儿也关进那庵堂里,为了那劳什子的清名葬送一生吗?

  “这不可能,我绝对不会让你们带走我的女儿,休想!”

  “姊姊、姊姊,大事不好了!”

  温炫喳喳呼呼地闯进温岁岁的闺房,温岁岁正靠坐在一张软榻上,恹恹地打着盹,被温炫这么一喊,整个人顿时清醒过来。

  她见弟弟神色不好,似乎满是惊惧,肃然追问:“怎么了?”

  “我听说京城侍郎府那边派人过来,一时好奇溜过去偷听,谁知竟是邹大哥他们府里的一位李管家,说要拿回庚帖,退了与姊姊的亲事!”

  “果真如此?”温岁岁坐正身子,面露惊喜。

  这是好消息啊!温岁岁忍不住绽开微笑。

  “姊姊,你还笑得出来?”温炫不可思议地瞪她,他急得都快疯了。“你知道邹家是用什么理由来跟爹爹退亲的吗?他们质疑你清白有损!”

  温岁岁一凛,念头一转已然有了猜测。“他们是不是听说了我们在进京过程中曾遭遇山匪,以为我被贼人掳走了?”

  “不只呢,他们还说你是和别的男人一起获救的,两个人还不清不楚……京城二房的三叔也来了,他说是老祖宗的意思,要把你带回族里,用族规处置!”

  温岁岁全身一震,这才明白了事态有多么紧急,怪不得温炫吓得小脸都发青了,毫无血色。

  “那爹的意思呢?”

  “爹当然不肯同意了,三个人还在会客厅那边闹着呢。”温炫急得眼眶泛红,拉住温岁岁的手臂。“姊姊,如今该如何是好?他们怎么能污你跟师父之间不清白呢?何况那时候一同坠落溪谷的人还有我,他们怎么就当成你们孤男寡女独处了?简直太可恶了!”

  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?”温岁岁冷笑。“三叔既然是和邹府的李管家一起过来,显然就是要帮着邹家来退了这门亲事的,也不知是否他们私下有了什么协议……”

  她蓦地一顿,若有所思。“说起来族里若有心要问我不贞之罪,早就该来问了,怎么偏偏是此时来问?”

  温炫一愣,含泪懵懵地望向姊姊。“姊姊,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
  “这段时日,邹文理应该都是住在京城温侍郎府的,我怀疑是出了什么我们不晓得的事。”

  ***

  温岁岁料想得不错,京城温侍郎府这阵子确实是连番波澜,动荡不断。

  先是家主温侍郎在朝廷遭人弹劾他纵容族中子弟在外头横行霸道,且有强买民田、强占民产等种种事宜,教最近因为朝中事务繁忙,本就吃睡不宁的温侍郎更是忙得团团转,整个人焦头烂额,精气神都短了不少。

  再来就是他那个不省心的四女儿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,竟然私自绣了荷包扇套送给那邹文理,这也罢了,偏她还在细微处绣上了自己的闺名,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她送的。

  这私相授受的举动若没外人举报倒也不是大事,偏她去参加新春游宴时点名说了某个族姊的坏话,被有心人听见了,一打探才知那位族姊原来是邹文理的未婚妻。

  这下便传出了她对族姊拈酸吃醋、言语刻薄的流言,又不知是谁挖出来的秘辛,说她早就对邹文理有少女情怀了。

  接着便是两人在酒楼包厢私会,他那素有贤名的四女儿哭倒在邹文理怀里,搂搂抱抱时被当众瞧见。

  油锅当下就炸开了,整座京城传得沸沸扬扬,都说侍郎府的四千金不知检点,水性杨花。

  这是外人所理解的来龙去脉,事实是温侍郎其实早就看中邹文理了,自家四女儿也在府里私下闹过几次非君不嫁,因此他便一直琢磨着该如何遂了女儿的心愿。

  温承翰打算将温岁岁姊弟送去京城暂居,温侍郎是十分愿意的,只要人落入他手里,总有法子可想,何况他也和邹文理的父亲在信里通了气,确定对方也有悔了这门亲事,转而与侍郎府结亲的意思。

  之后温岁岁姊弟遇劫匪失踪,温侍郎更是心中暗暗称快,打定主意要拿此事做文章,即便温岁岁能平安归来,也能质疑她被毁了清白。

  趁着过年官衙封印,温侍郎总算有闲了,立刻前去拜见二房的老祖宗,请老祖宗以族长的身分出面周旋,老祖宗也应允了,派了温惟中为代表,温侍郎便让他随同邹府的李管家,一同前往清河县。

  谁知温惟中和李管家前脚刚走,后脚四女儿说温岁岁的坏话便让人听个正着,然后便是她和邹文理酒楼私会的丑闻当众被掀开。

  二房老祖宗发了好大一顿脾气,责备他连自家女儿都管不好,哪里来的脸让他派人去处置隔房的侄女!

  温侍郎哑口无言,面上无光,回到府里便闭门谢客。

  ***

  “这就是活该,报应!”

  听说温侍郎灰头土脸地被族里长辈痛骂了一顿,张大壮不禁朗声大笑,与一旁的刘二虎击掌庆贺。

  这一串事件都是顾晏然在幕后策划的,如今有了成效,三个男人都精神振奋。

  这日三人前去镇北大将军府,向老长官辞别后,顾晏然和张大壮便决定回清河县去了,正收拾行囊时,刘二虎接到一个手下报来的消息,眉头登时皱拢。

  “头儿,前几日温侍郎府派去清河县的人除了那个邹府的管家以外,听说路上还会去接另一个人。”

  顾晏然一凛。“谁?”

  “说是温氏二房的嫡长孙在天河书院当教习,也要跟着一起去清河县。”

  温氏二房的嫡长孙,那便是宗子了,温氏的宗子为何也要跟着去清河县?难道是奉了那位族长老祖宗的意思,他们想做什么?

 

上一章 下一章
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