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之说:“从何处来,回何处去呀。”
  “我不明白。”苏细大惑不解。
  “五年已经过去,你并没有比五年前更红更得意,何必再泡下去呢,这五年,不知又有几许新秀争着入行,希望得到甜头,希望窜上去,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吗,不如回去算了。”
  苏细并不笨,她一下子全明白了,脸上刷一声变得雪白。
  正当苏细觉得元之像慕容,元之也认为苏细是慕容化身,轻轻续劝:“回家吧。”
  苏细颓然说:“我没有盘缠。”
  元之缓缓说:“多谢替我保管衣物。”
  苏细抬头,“你说什么?”
  元之打开精致的手袋,取出一张本票,“这是代表慕容送给你的一点意思,找一门生意做,退掉房子,不要再回来了。”
  苏细吃惊,“你是谁?”
  元之苦笑,“我是你们的朋友。”
  “我怎么能够收你的钱?”
  “你当然可以,因为只有你记得慕容。”
  苏细怔怔地问:“你几时采取衣物?”
  “不要了,麻烦你丢掉它们。”
  这时电话铃响,苏细没去听,电话录音机录下了留言:“苏细,今天晚上九时通告,不要忘记准时。”声音匆忙而冷漠,迅速挂断。
  元之说:“从此以后,你不必理会他们了。”
  “谢谢你。”
  元之走到门口。
  苏细又讶异了,这位小姐步行姿势与慕容何等相似,那时慕容当红,可是不知怎地,每次做完表演,她步伐总有一股累得难以形容的感觉。
  此刻关元之的步姿便令她想起慕容。
  苏细紧紧抓住本票,像是怕它飞掉。
  她忽然想起,“关小姐,等一等。”
  苏细跑进房去,片刻出来,手中握着一只小小镜架。递给元之。
  元之接过,在幽暗的灯光下细看,原来是一张团体照,七八个年龄脸容相仿的女孩子拥成一堆,个个都在笑,位位秀发如云,红颜、红唇,其中一名正是林慕容。
  苏细黯然说:“给你。”
  元之珍重收下。
  “当年,大家最看好她。”
  元之点点头。
  她不想问其他的女郎去了何处,她轻轻向苏细道别。
  直到她走了良久,苏细仍然怔怔地抓住巨额本票不放,手心已经濡湿。
  慕容,那一定是慕容,不知怎地,她找到了归途,回来与老友叙旧。
  苏细恍惚间连忙换衣服出门,她要把本票去兑现。
  元之却已经回到了家。
  她疲倦得像是被人打了一顿。
  晚上,同吕氏伉俪诉苦:“那么美那么年轻,却不知道珍惜。”
  梁云叹口气,“不怪你不想做她。”
  “千万不要做美人,美或慧,美或愚,都没有好结果。”
  “太悲观了。”
  “这数年来我看到学到的比以前二十年都要多。”
  梁云感慨,“可是那并没有使你更快乐。”
  “你讲得对,没有。”
  梁云忽然问:“快到揭盅的时刻了吧?”
  元之一怔,反问:“什么意思?”
  “你所扮演的每一个人都有结局,关元之呢?”
  “啐,我还活着呀。”
  “元之,我指的是你身世,我一认识你你便孑然一人,你不想找你的家人?”
  元之沉默。
  第九章
  “对不起,元之,我太鲁莽了,你一定有你的想法。”
  元之问:“孪生儿如何?”
  梁云乐得言他,“没有停的时候,每次吃饭都要逗他们格格笑希望他们多吃一羹,元之,为什么我们不能同样孝顺父亲?”
  元之笑了。
  那个笑容非常娇慵妩媚,使梁云发呆。
  她同元之是老同学,元之的一颦一笑,她再熟悉没有,最近她却常为元之这种出其不意的媚态吃惊。
  在一旁的吕一光不出声,那样的笑靥叫他想起林慕容,不过在这间房里再世为人的不止是关元之,连他在内,都不愿再想起从前的事。
  梁云笑,“谁要追求元之现在真是时候了,她不但富有、热情、妩媚,而且是个好母亲。”
  元之双手乱摆,“别嘲弄我。”
  一光却说:“梁云讲的都是事实。”
  元之笑而不语。
  一光给妻子一个眼色,梁云告辞,“要回去侍候孩子们。”
  归途中,梁氏夫妇维持缄默。
  过一会儿梁云说:“关元之,字兼美。”
  “她斜斜仰起头笑起来似足慕容。”
  “她自己知道吗?”
  “她?她至可爱之处就是懵然不觉。”
  梁云听出丈夫口气中充满怜惜眷恋。
  可是只那么一刻,他立刻恢复了自己,“希望孩子们没有哭闹,保姆一对二,只怕应付不了。”
  元之并没有一光想象中那么呆。
  她对着镜子,不是不发觉自己神情有变。
  终于她坐了下来,叹口气,她并不想去寻找自己的根源,她愿意接受关元之是名孤儿这个说法。
  夜阑人静,元之蜷缩在大床一角,睡着了。
  在地球的另一边却正是白天,曼勒研究所门外,七号正在欢迎三号近来。
  七号问:“这次假期有多久?”
  “都会立法局只有三星期休假。”
  七号嘻嘻笑,“他们知道你到曼勒休假吗?”
  三号答:“他们以为曼勒是一所专管注射青春素的疗养院。”
  “呵,回去时你非容光焕发不可。”七号咕咕笑。
  “原医生好吗?”
  “身体大好,情绪欠佳。”
  “谁关心他的情绪。”三号笑。
  七号问:“关元之好吗?”
  “托赖,过得去,谢谢你。”
  七号偕三号在会客室坐下,“对于美元之,我们颇下了一点工夫。”
  “我知道。”
  七号笑问:“她到底是谁,你知道吗?”
  “她是曼勒的朋友。”
  “我不是指这个,我指她的身世。”
  “呵,”三号悚然动容,“你在外头打听到什么?”
  七号说:“你记得吗,元之说她是个孤儿。”
  “属实。”
  “孤儿也一定有父母。”
  “当然。”三号的身子探前一些。
  “那么,关元之的父母是谁?”
  “愿闻其详。”
  “她患病,一直留在市立医院诊治,历年来庞大费用由谁支付?”
  “政府?”
  七号直笑,“三号,那是人类的政府,你以为是乌托邦?”
  “真的,谁,谁照顾她?”
  七号卖关子,“你且去检查身子。”
  “不,你先把关元之的身世告诉我。”
  “你会不会对元之说起?”
  三号答得好,“她不问我,我绝对不说。”
  七号感喟,“她如果想知道,早已经问起。”
  “喂,”三号催七号,“言归正传好不好?”
  “在医院里,元之结识了无名氏老先生。”
  “真是奇遇。”
  “他们俩相处了一段日子,他去世之前把两样东西奉送给元之,一:曼勒符,二:镇亚重工。”
  三号当然不笨,它听出苗头来了。
  “那样精明的一个老人,会不会无端端把两件如此重要的东西送给陌生人?”
  三号抬起头来,“无名氏与关元之有深切关系!”
  七号不出声。
  “我们一早怎么没想到!”
  “原医生在开头的时候已经猜到。”
  “他是她的什么人?”三号兴奋起来,“年龄上来说,不可能是父女,她是他的孙女儿?”
  七号不置可否。
  “我猜得对不对?”
  七号慢慢的说:“这里牵涉到另外一个故事。”
  “快说。”
  “喂,阁下检查身体的预约时候到了。”
  “我马上改时间,我非要立刻听这个故事不可。”
  三号过去对牢通话器忙了一会儿,回来坐好,逼它的同伴把故事说下去。
  七号咳嗽,培养气氛。
  “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——”
  三号不耐烦,“别老土好不好,加这种无谓的陈腔滥调干什么?”
  “听不听由你。”
  三号忍声吞气。
  七号慢条斯理地把故事说下去。
  那的确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,雷声隆隆,劲风拍打着树枝,闪电照耀牛筋般粗的大雨。
  大厅里站着两个人:秀丽的少女以及她严厉的父亲,两人似谈判了有一段时间了。
  父亲如郁雷般的声音:“你若走出这道门,以后就不要回来。”
  少女无奈,面色转为苍白,却毫不犹疑地朝大门走去。
  “站住。”
  少女停住脚步。
  那父亲的语气转为悲哀,脸上皱纹十分深刻,问女儿:“我养你育你十九年,你幼时患病我曾经抱你至天明,为什么现在一个陌生人叫你走,你便舍父母随他而去?”
  少女张了张嘴,不知如何回答,要隔一会儿才凄然而笑,“我不知道,也许这是我的命运,你不容他,我不容你,我必须要做出决定。”
  说完之后,少女拉开大门,毫不迟疑地出门去。
  门外横风横雨中,一个年轻人在等她,他连一部车子都没有,但是他把身上仅有的一件雨衣脱下来,盖在少女身上。
  他俩瘦削的身形消失在风雨中。
  三号耐着性子听毕这个平庸的故事。
  “那少女是关元之的母亲!”它抬起头,“慢着,这个故事我像是在哪里听过的,是不是叫《孤星血泪》,抑或《块肉余生》?”
  七号不去理它,“关元之正是无名氏老先生的外孙女儿。”